- 首頁
- 民文
- English
- 網(wǎng)站無障礙
- 舉報
- 登錄
愛上北京的那一天(我與一座城)
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2000年秋天,我從海南來到北京。初到北京時,我的工作很穩(wěn)定,可即便這樣,很長時間里我都不喜歡北京,更談不上融入這座城,反而總想著離開。對于我這個南方人來說,北京太大,塵土太多,工作太辛苦。我總是分不清東南西北,總是要不停地走路、擠公交、坐地鐵。當(dāng)然,不喜歡北京,還有一個原因,那是虛榮心使然,這座城的龐大讓我感到自己如一粒微塵般渺小。
有兩件事讓我越發(fā)想離開。
一件事是,外甥女考到北京讀大學(xué),有時周末來我家住。有天早上,她起床后拉開窗簾,驚呼道:“這天怎么黃了?”我一看,原來是起沙塵了,頓時心情就低落起來。
另一件事是,已經(jīng)多年沒有發(fā)過高燒的我突然高燒,扛不住了,去社區(qū)的門診打吊針??蓮娜龑訕窍聛?,走不了20米遠(yuǎn),就邁不動步子。倚坐在花圃臺前,我眼冒金星,呼吸困難,眼淚無聲地流了下來。高燒退后,我就想著趕快離開北京。
但是,買的房子已經(jīng)裝修好了,便先搬了進(jìn)去。傍晚,站在自家陽臺上,突然看見漫天的紅霞——那壯麗的景象深深迷醉了我。
原來,北京還有如此美麗的晚霞呀!那一刻,我的心安靜下來。
有時候坐地鐵,見地鐵里擠滿了人,我會想,每天起早貪黑,忍受寂寞和孤獨,留在北京吃苦奮斗,大家究竟是為了什么?
在日復(fù)一日是離開還是留下的矛盾中,時光一年一年過去,我仍然生活在北京。我沒有離開,但也沒有愛上北京。
我所在的單位搬到了廣安門橋的東南角。正值春天,單位組織春季健步走活動,沿著濱河公園進(jìn)行。柳葉綠了,百花開了,河水也蘇醒了,大家開心地賞花、觀景、拍照,流連忘返。
我也內(nèi)心喜悅,就想寫點什么。但在這個公園來來回回走了兩個春季,也沒能寫出一個字來。如果僅僅是描寫這些花這些風(fēng)景,又有什么意義呢?
一個冬日,我又來到濱河公園散步。在清寂得沒有一個人影的公園走啊走啊,走過平時健步走的路段,一抬頭,突然看到金中都公園。
這個昔日的皇都遺址,這個金中都的廢墟,今天是人民的公園。
剎那間,我感到了震撼!
北京,是一座有幾千年文化積淀的古城。我突然明白了,那么多人來到北京,是因為這里有深厚的文化積淀,其氣韻和民風(fēng)交融在一起,生活在這里的人們,隨時都能呼吸到、感受到。
靈感突至,激情迸發(fā)。我?guī)缀跏桥苤氐阶√?,一口氣寫下了《廣安門的春天來了》。廣安門曾經(jīng)榮為老北京城的入口,我覺得它也是北京春天的入口,廣安門的春天來了,北京的春天也就來了。
寫完這篇文章,我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愛上了北京。因為,北京早已經(jīng)從灰塵漫天的昨天,發(fā)展成嶄新的、美麗的“新北京”,也繁榮成了世界的北京!其實我已見證了北京的巨變,奮斗的汗水也已經(jīng)灑落在北京的發(fā)展歷程中!
新北京,為我洞開了一扇創(chuàng)作的大門。從此,我仿佛多了一雙發(fā)現(xiàn)的眼睛。
當(dāng)年去海南,說的是“闖海南”,“闖”意味著可能闖蕩出一片新天地,也可能到頭來一無所有。而在北京,大家說的是“北漂”。漂,意味著無根、無依靠。但若能讓“漂”者扎下根來成長,證明這塊土地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與包容力。我慶幸我不再“漂”,我找到了根。這個根,就是新北京的包容、融合、開放所形成的文化力量。而且,我相信,它是所有不顧一切留在北京的一代代“北漂”的根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3日 08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